在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时代,陕北民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。为了深入了解陕北民歌的历史与传承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实践团于8月7日至8月8日,走进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陕北民歌博物馆。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观摩学习,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文化的交融。
踏入博物馆,映入眼帘的是“千年老根黄土里埋”几个大字,立刻让人感受到陕北文化的厚重。实践团的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逐步深入展馆,耳边传来了胡俊成老师高亢激昂的《黄河船夫曲》。他的歌声如同大江奔流,瞬间将大家的心灵带到了黄土高原,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与情感。此时,热烈的掌声响起,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震撼与敬意。
随着实践团的脚步,成员们走过了一个个展厅,聆听了多种形式的陕北民歌,包括劳动号子、信天游、榆林小曲、陕北说书等。这些歌曲不仅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生活方式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通过讲解,成员们了解到陕北民歌从1000年前的起源,经历了革命时期的“革命历史民歌”,再到建国后的多样化发展,丰富的文化积淀令人叹为观止。
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,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驻馆歌手和导游,了解他们如何学习、热爱并从事陕北民歌相关的职业。每个人的故事都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这份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艰辛。特别是熊竹英老师为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配乐的事例,展示了陕北民歌如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,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。
通过这次实践活动,成员们不仅深刻理解了陕北民歌的历史与发展,更亲身体验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学习到了一些基础的唱法。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未来,实践团将继续努力,帮助陕北民歌扩大影响力,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的活力。
这次实践活动让每位参与者都对陕北民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,大家纷纷表示,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,积极传播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。